武漢9月22-24日:全面解碼2026中國武漢半導體產業與電子技術博覽會
現場直擊|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如何推動材料—設備—系統的全鏈條協同落地
從材料到設備再到系統:2026武漢國際半導體產業及電子技術博覽會引領半導體產業的場景化升級
在全球制造業進入數字化與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新階段,半導體及電子技術始終處于行業創新的前沿。2026年9月22日至24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將迎來中國武漢國際半導體產業及電子技術博覽會。本屆展會以“全鏈條、場景化、智能制造”為核心定位,匯聚從材料、器件、設備到系統集成與應用服務的完整產業生態,旨在為設計方、制造方、供應鏈伙伴以及服務機構提供高效對接與深度交流的平臺,推動技術創新向現場落地的轉化。

展會覆蓋范圍廣泛,形成完整的價值閉環。核心板塊包括半導體設備、集成電路制造與封裝測試、IC設計與EDA、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電子元器件與基礎組件,以及與之緊密配套的測試、量測、潔凈與工藝設備等環節。通過集中展示,觀眾可以直觀理解從晶圓制程到成品封裝、再到系統級應用的全鏈路技術演進,以及材料績效、制程工藝、設備互操作性與產線數字化之間的耦合關系。在現場,參觀者還可以看到與汽車電子、通信、物聯網、智能家居等領域相關的設備與方案,感受跨領域協同帶來的創新潛力。

場景化落地將成為本次展會的核心看點。展區設計圍繞具體工作場景展開,如晶圓級制程演示、封裝與測試的端到端協同、以及面向未來的智能制造線。觀眾可以在同一場景中比較不同設備、材料與解決方案的協同效果,理解接口開放性、數據互通性和系統級集成的重要性。通過互動演示、現場講解與真實工作流的再現,參展企業將展示如何在實際工藝中實現柔性生產、快速換線、在線監測與預測性維護,以及通過數據驅動實現質量管控與工藝優化的閉環。
智能制造與數字化應用將貫穿展會全過程。現場將聚焦自動化生產、機器人協作、機器視覺、傳感網絡與云/邊緣計算在生產與維護中的協同應用。觀眾將有機會直觀感受從設計階段到量產階段的信息流、數據流與工作流的聯動,了解如何通過數字孿生、仿真與可視化手段提升設計選型、工藝驗證和產線效率。此外,展會還將強調綠色制造與安全治理的落地路徑,涵蓋低排放工藝、廢棄物回收、能耗管理以及人員職業健康保護等要點,確保產業升級在可持續與合規的軌道上推進。

對不同主體的價值定位也更具多維性。對IC設計與EDA企業,展會提供前沿工藝、先進材料與高端設備的對接場景,幫助更好地評估技術路線與產業化路徑。對制造企業、EMS廠商與設備商,則是一個了解最新裝備技術、工藝升級與產線智能化的窗口,尋找降本增效、產能提升的機會。對于材料供應商、測試與檢測服務提供商、以及培訓機構,展會則是擴展市場、拓展合作、提升行業人才與技能水平的重要平臺。此外,現場的對接機制、論壇環節與技術交流活動也為跨領域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參觀者在現場可以關注以下要點,以實現高效落地。第一,接口開放與數據互通:不同設備、不同系統之間的對接難度、數據標準化程度及開放性,是實現快速升級的基礎。第二,場景對比與落地路徑:通過對比不同方案在同一工作場景中的表現,幫助企業快速判斷最貼合自身產線需求的路線。第三,數字化能力的落地路徑:傳感、診斷、追蹤、可視化等能力如何嵌入現有生產體系,以及與MES/ERP等系統的對接方式。第四,合規與安全治理:在設計、制造與運營全過程中遵循相關規范,保障產線穩定與人員安全。第五,產教融合與售后支持網絡:現場對接到培訓資源、技術支持與備件保障,是實現長期穩定協同的關鍵環節。
組委會:李凱 安娜 177 4355 0392 177 4355 1560
V :expo-Mrli V: EXPO-ANNA
❶❼❼⓸⓷❺❺尾號⓪❸⓽❷或❶⑤⓺⓪
展會組委會李凱為了給您提供更準確的報價,建議您直接聯系我們的客服人員李凱,或者您也可以通過撥打組委會李經理的電話(電話號碼已以數字形式隱晦給出,請注意識別:壹柒柒-肆三五五-零三玖二或壹柒柒-肆三五五-壹伍六零))來咨詢參展費用的詳細信息。
半導體設備、IC設計、EDA、集成電路制造、封裝測試、半導體材料、第三代半導體、SiC、GaN、電子元器件、檢測與測試、PCB、清洗設備、焊接設備、潔凈室、載帶成型、探針臺、熱處理、涂膠顯影、光刻、蝕刻、沉積、裝片、鍵合、封裝基板、引線框架、封裝材料、連接器等。通過對上述要素的系統化呈現,展會旨在幫助產業鏈各環節實現更高效的協同,推動技術與市場的深度融合。

請在活動日程窗口內,結合自身產業定位,提前規劃現場交流與對接。此次展會的時間為2026年9月22日至24日,地點為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通過積極參與和多方協同,您將獲得對半導體產業鏈最新動向的清晰理解,發現在材料、設備與系統集成層面的潛在協同機會,為未來的創新與落地鋪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