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24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機器視覺展揭示智能制造新格局
從相機到系統集成:9月22-24日武漢機器視覺展帶你走進工業識別新場景
全球視角本地落地:2026武漢國際機器視覺展會全面解碼智能識別生態
在全球制造業快速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階段,2026年9月22日至24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將迎來一場聚焦機器視覺的行業盛會。本屆展會以“智造賦能、場景驅動”為主題,圍繞核心部件、系統解決方案、智能視覺裝備與應用場景等多維度展開,旨在搭建一個貫穿從設計、生產到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的交流與對接平臺。展會不僅僅是設備展示,更是一個幫助企業理解如何在本地化條件下落地高效、穩定的視覺智能解決方案的場所。

展會展區全面覆蓋機器視覺的關鍵環節。首先是機器視覺核心部件板塊,覆蓋面陣相機、線陣相機、3D相機、特種成像相機、工業鏡頭、光學模組、光源、圖像采集卡、圖像處理卡、AI算法平臺軟件與嵌入式視覺系統等。與之配套的智能相機、讀碼器、傳感器以及光源控制器等也會在現場呈現,幫助觀眾直觀感受從傳感到影像再到決策的閉環能力。其次是機器視覺系統解決方案與集成區域,展示圖像處理系統、視覺檢測與識別解決方案、工業應用場景的定制化集成,以及生物特征識別等應用方向,強調開放接口和跨系統數據互通的重要性。智能視覺裝備與感知材料區域則覆蓋視覺檢測裝備、視覺測量裝備、敏感材料、MEMS、CMOS等關鍵材料與元件,強調材料對成像質量與算法性能的基礎性支撐。

在技術熱點方面,圖像識別技術與信息處理將構成展會的另一條主線。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紅外熱成像、太赫茲探測、光譜成像、偏振成像等先進成像與感知技術將現場展出,并與多模信息融合、實時信號處理、分布式光傳感等信息處理能力相結合,幫助企業提升目標檢測、識別準確性與場景自適應能力。信息信號處理與網絡化集成則聚焦實時數據提取、云端與邊緣協同、以及與MES/ERP等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深度對接,推動從單機應用到工廠級數字化工廠的轉變。

應用場景方面,展會強調智能工廠、環境監測、機器人、醫療、安防、無人機與遙感等領域的落地應用。通過現場演示與情景化場景組合,觀眾可以直觀看到不同設備組合在具體生產任務中的協同效果、效率提升點以及質量管控能力的改進路徑。數字化能力將貫穿展會全過程,包括邊緣計算、云端數據、實時監控、遠程診斷、數據可視化、數字孿生等技術手段,幫助企業搭建可維護、可擴展的視覺智能工廠。
此外,展會同期將舉辦多場行業論壇、技能交流和現場演示,匯聚國內外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推動跨行業、跨領域的知識碰撞與協同創新。綠色制造與可持續發展也是重要議題,圍繞高性能材料與低功耗設計、資源回收與再利用、以及在視覺系統中實現更高效的能耗管理等方面展開討論,促使企業在提升識別與檢測能力的同時承擔更大環境責任。
組委會:李凱 安娜 177 4355 0392 177 4355 1560
V :expo-Mrli V: EXPO-ANNA
❶❼❼⓸⓷❺❺尾號⓪❸⓽❷或❶⑤⓺⓪
展會組委會李凱為了給您提供更準確的報價,建議您直接聯系我們的客服人員李凱,或者您也可以通過撥打組委會李經理的電話(電話號碼已以數字形式隱晦給出,請注意識別:壹柒柒-肆三五五-零三玖二或壹柒柒-肆三五五-壹伍六零))來咨詢參展費用的詳細信息。
對觀眾而言,此次展會是一次系統化的學習與對接機會。設計與研發人員可以深入了解各類相機、鏡頭、算法平臺及嵌入式解決方案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路徑與接口標準;工程與采購人員能夠在現場對比不同系統集成方案的兼容性、維護需求與長期成本效益;系統集成商與服務提供者則可借助現場的場景化對比與開放接口理念,拓展合作網絡、發現潛在客戶與共同開發機會。請帶著問題進入展館,以場景化對比與現場演示為依據,在離開展館時形成明確的升級路線、實施節奏與協同方案。

如何參與與參觀的要點也值得提前規劃。請關注本次展會的時間與地點:2026年9月22日至24日,地點為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建議提前了解展區分布、注冊入口以及演示日程,帶上重點關注的問題清單,便于現場與參展方進行高效溝通。對于從事機器視覺相關行業的企業與個人,這將是一場關于“如何用視覺智能驅動生產力”的重要對話,也是一次了解最新算法、硬件與系統集成方案的機會。
總之,2026年的武漢機器視覺展會以全面的技術覆蓋、豐富的場景化演示與前瞻性的數字化能力為特色,致力于把最前沿的相機、鏡頭、算法與解決方案,與真實的生產場景緊密連接,幫助企業在智能制造與工業自動化的道路上實現高效、穩定、可持續的升級。若你希望了解如何在本地環境中落地高質量的視覺識別與檢測應用,這場展會無疑是值得關注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