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縱深推進的關鍵階段,生物制造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力量,正迎來爆發式增長機遇。2026年3月9-11日,第16屆國際生物發酵產品與技術裝備展覽會將在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6萬平米展示空間、800+行業巨頭、4.5萬專業買家齊聚一堂,以"創新驅動轉型,科技賦能制造"為主題,用全鏈條創新成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全國生物制造核心城市,濟南正依托"1+4"產業體系構建新舊動能轉換示范標桿——以生物醫藥為核心,生物材料、生物化工、生物食品、酶制劑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已聚集近4000家企業形成完整產業鏈。此次展會落地濟南,既是對當地產業優勢的認可,更將通過全球資源聚合,推動生物發酵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的動能轉換。
全鏈條展品矩陣:勾勒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圖景
展會構建的全生命周期展品體系,正是生物發酵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生動實踐。從基礎原料到終端產品,從傳統設備到智能系統,每一類展品都承載著"舊動能升級、新動能培育"的產業使命:
原料革新展區打破傳統依賴,農業廢棄物資源化技術成為焦點——可將秸稈、畜禽糞便轉化為沼氣與有機肥的成套設備,單套年處理量達5萬噸,不僅解決環保難題,更讓農業廢料實現"變廢為寶",契合循環經濟發展方向,已獲山東省專項資金重點扶持。海洋生物原料展區則帶來酶法提取的高純度海洋活性肽,純度提升至98%的同時成本降低40%,為功能性食品產業開辟新賽道。
核心產品展區凸顯"高端化"轉型成效:全球40%以上產能的透明質酸產品實現品質升級,合成生物學技術打造的赤霉素細胞工廠產量突破工業化水平,氨基酸、生物發酵藥物等終端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超50%,成為山東外貿出口的新增長點。針對食品、醫藥等民生領域,近百項首發成果涵蓋益生菌制劑、新型抗生素等,彰顯產業惠民價值。
裝備升級展區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載體:諾維信帶來的高通量發酵系統、杜邦智能化控制解決方案,將傳統發酵的"經驗依賴"變為"數據驅動";全球首臺AI驅動微生物育種平臺亮相,通過機器學習優化菌種代謝路徑,使發酵效率提升30%以上;磁懸浮空壓機、膜分離技術等節能裝備集中展示,可降低企業能耗25%-40%,為產業綠色轉型提供硬核支撐。
數字技術展區引領"智能化"轉型浪潮:首次亮相的數字孿生發酵系統,能實時監測溫度、溶氧量等200+參數,提前72小時預警設備故障,讓傳統發酵車間實現"透明化、可預測"管理;智能傳感器、自動化控制系統等配套產品,構建起從生產到質控的全流程數字化體系,推動產業從"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跨越。
創新生態聚合:為動能轉換提供全鏈條支撐
展會不僅是展品的盛宴,更是新舊動能轉換所需的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的聚合平臺。中國科學院、江南大學等十余所頂尖院校攜82項可轉化成果亮相,CRISPR基因編輯工業菌株、新型生物反應器設計等前沿技術現場開放轉讓,打通"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堵點。
政策與資本的雙重加持讓動能轉換更有底氣。科技部火炬中心將在展會發布《生物發酵產業技術路線圖》,明確未來五年技術攻關方向;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設立的50億元生物制造產業基金,將對參展企業技術轉化項目給予最高30%資金補貼;紅杉資本、高瓴創投等機構帶來的20億元產業基金合作計劃,為創新項目提供資本燃料。
人才對接同樣精準高效,華熙生物、齊魯制藥等百強企業現場釋放1200+高端崗位,涵蓋研發、生產、市場全鏈條,為產業轉型提供人才保障。而"生物制造十大創新技術"評選、全球微生物智能篩選挑戰賽等活動,更將發掘一批創新"火種",為產業持續發展儲備動能。
2026年3月9-11日,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第16屆國際生物發酵產品與技術裝備展覽會將如期而至。無論是尋求技術升級的傳統企業,還是布局前沿賽道的創新力量,都能在此找到動能轉換的解決方案。現在預約登記,即可鎖定專業買家對接、院士論壇席位等核心權益,共赴這場生物制造的產業革新盛宴!
參觀參展聯系人:于樂13482504268
2025年展會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e書在線:“電子樣本專業推廣,“展會信息”搜索發布。 戰略合作伙伴:浙江省泵閥行業協會 溫州金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浙ICP備15011510號-1